献礼国庆丨法院人写给祖国的情书
千禧一代的童年被TVB、迪士尼动画片、日本漫画、韩国的kpop歌曲等元素塞满,若用老一辈的话说,这便是妥妥的“崇洋媚外”。我为着“端正己身”,22年毕业之际便鼓足了劲儿要考入法院,与培训班上同学聊起备考初衷时,一句“报效国家”引笑全场——当时懵懂,如今想来也替自己汗颜。
这片土地实在太辽阔,我所留下的足印也实在太渺小,我如何谈爱国?做学生时总喜欢背上行囊就出发,食过广东的早茶,听江浙的梅雨,探过西安的古城、沪上的繁华,还有最为熟悉的荆楚烟火人家……从走马观花的游客变成俯身倾耳的实践者时,我才更深地体会到了脚步丈量的意义:法治参与的共同缔造不在案头书卷上,而在乡间田野里。解纷答疑,调解止争,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这就是我所在的基层法院每天的工作缩影。我们见证着法律的力量在这片土地上不断扎根生长,愈深知自己肩负着守护公平正义的重任。十里不同风,我却希望走遍一个又一个的“百里”,领略不同的俗,绘出绚烂多彩的新“枫”景。
这片土地实在太苍老,我所见所闻不过寥寥,我如何谈爱国?诸多文明部族生灭消长、此伏彼起,唯有华夏之文脉纵横交错、延绵不绝。以法院人的视角,将五千年的历史拆分成一代代人的篇章,我能看到儒法两家关于人治与法治争辩,《唐律疏议》折射出的盛唐气象,“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书写的“人民”二字……变化的是时代课题和学说,不变的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初心使命。新时代新征程,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法治中国的画卷徐徐展开,我们正以青春为笔墨、交出自己的答卷。
这片土地实在太炽热,以我平淡而浅薄的人生,我如何谈爱国?巴黎上空奏响我们的国歌时,引得人心潮澎湃、不住地为奥运健儿们鼓掌喝彩——而回到法院平凡而琐碎的日常中,更多的是倾听司法需求、解答法律困惑、直面当事人的利益拉扯。家中亲友曾玩笑道,以前总以为法官是不能直视的“青天大老爷”,现在才知,你们也是平凡人家的儿女、平凡人家的父母,是当事人的信赖与仰望,赋予了非凡的意义。一道诉讼服务窗口或是三尺审判高台,承载着当事人的微观诉求和社会公众的宏观期待,关联着千家万户的和谐美满——或许个人的作为仅能发出点点微芒,但一代又一代的司法工作者围绕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成就了法治星空的璀璨闪烁。
75载岁月积厚成书,向每一位读者展示新中国的辉煌飞跃、波澜壮阔。我羞愧于久未提笔,连诉说情感都显得艰难,更别提对这盛世的赞歌了。也许在很久很久以后,我才能真正览过这一川风土,真正习完这一册汗青,真正识得这一脉脊梁。那时候,我会很自豪地说一句:
我爱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