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法院2020年工作报告在区第十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获全票通过

来源: 办公室 第3期 时间:2021-01-11 16:43:41

1月9日,铁山区法院院长刘须兴在铁山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向大会作2020年法院工作报告,并获得与会代表全票通过。

1.webp.jpg

2.webp.jpg

微信截图_20210125171548.png

3.png

5.png

6.png


一、坚持忠诚履职尽责,全方位践行使命担

1.宽严相济,严惩刑事犯罪。共受理刑事案件350件,结案342件,追缴、退赔案款4600万余元。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受理涉黑涉恶案件6件34人,结案率100%,在全市法院率先实现“案件清结”目标。

2.质效并重,化解民商纠纷。共受理民商事案件1192件,结案1125件。实行繁简分流,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914件。深入推进“分调裁审”改革,诉前调解成功率达67.46%。打好多元化解“组合拳”,调撤率达51.44%。

3.审慎有序,推动依法行政。共受理行政案件67件,审结60件。积极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依法支持行政相对人诉讼请求17件,审结强制拆迁补偿协议案件17件,坚决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达成和解、撤诉8件,妥善化解社会矛盾。

4、多措并举,攻坚执行难题。共受理执行案件820件,结案775件,执行工作综合指标位居全市法院前列。加大“打财断血”力度,在全市法院率先实现“黑财清底”目标。

二、坚持全面从严治院,多维度锤炼政法铁军

1.把牢政治建设方向标。扎实开展“两个坚持”专题教育、“三个规定”专项整治和“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活动,毫不动摇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确保法院各项工作政治方向正确。

2.严守思想教育质量关。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组织政治轮训。常态化落实“党员双报到”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一名党员荣获区“五一”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3.培育司法素养硬功底。全力支持干警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及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培育审判后备力量,审判队伍素质整体提高。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干警参加法官大讲堂、《民法典》专题辅导等各类业务培训。

4.强化纪律规矩高压线。积极配合政治巡察及整改回头看工作,不折不扣抓好30项整改措施的落实。定期对重要部门、重点岗位人员提醒谈话。全年累计诫勉谈话1人次,约谈7人次。

三、坚持聚焦服务大局,强举措助力社会发展

1.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立司法服务“绿色通道”。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实现常态化上门走访。强化诉源治理,将辖区企业多发易发及制约企业发展的法律风险分类梳理,开展法律辅导讲座。

2.持续推进普法宣传。利用普法宣传节点,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8场次。发布工作动态、司法信息、典型案例455篇。通过走访“两代表一委员”等方式,全力推进平安法治建设。

3.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抓好涉诉信访化解工作。全力以赴打好集中整治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攻坚战,第一年30%的化解目标已超额完成。

4.压实防疫防汛双责。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党员干部全部下沉基层投身防疫一线。面对特大洪涝灾害,迅速调集15名精兵强将组成防汛抢险突击队,连夜赶赴大冶湖堤驻守。

四、坚持立足为民宗旨,高标准满足多元需求

1.服务举措暖心常态化。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共计15.9万余元,缓、减、免诉讼费15万余元。认真开展案件当事人回访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常态化开展贫困帮扶、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工作,共计捐款1.8万余元。

2.服务流程公开透明化。全面深化开放、动态、透明、便民举措,完善四大公开平台建设。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观摩庭审6次,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讨论评议案件9次。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292件584人。

3.服务机制高效便捷化。不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建立“收转发E中心”。全面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在线调解等,让“家门口立案”“手机上调解”变为现实。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法院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水平。


一年来,区法院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报告工作。认真办理检察建议29件。主动联络走访省、市、区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45人次,全年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监督员等参观座谈70人次。

问题和不足:

一、网上立案、云上调解等系统还不够成熟,智慧法院建设任重道远;

二、现有司法举措和司法能力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期待和诉讼需求;

三、基层法庭建设滞后,保障不足,诉讼便民利民举措亟待提升等等。

思路:

一、筑牢思想政治根基,加强队伍建设;

二、加快智慧法院建设,提高司法能力;

三、持续深化司法改革,增进民生福祉;

四、统筹推进防疫办案,保障社会稳定。

微信截图_2021012517203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