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槌下的柔情:法官耐心调解,化解再婚夫妻房产纠纷

作者: 陆满来源: 汪仁 第137期 时间:2024-08-16 15:39:55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一段情感的波折都显得尤为触动人心。近日,黄石市铁山区人民法院汪仁法庭以一场充满温情与智慧的调解,成功化解了一对再婚夫妻间的离婚诉讼、财产分割复杂案件,不仅让冰冷的法律条文绽放温暖,更彰显了司法为民的情怀

【诉讼离婚,财产纠葛再起波澜】

原告张某(女)与被告曹某(男),两位均系年过半百的再婚伴侣,双方于2010年相识,次年步入婚姻殿堂,共同走过了十余载春秋。张某婚前育有两女,曹某婚前育有两子一女,均已成年,二人婚后没有生育儿女。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常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多次争吵甚至发生肢体冲突,曾在周边邻居和村委会多次劝导下,被告曹某承认错误,并写下三份保证书、一份承诺书、一份协议书,表示愿意将还建房的权益赠予80%给原告。然而因双方感情僵硬且长期分居生活,矛盾未能得到实质化解,故原告张某两次向本院提起离婚诉讼,本院作出(2022)鄂0205民初27号、(2022)鄂0205民初1461号民事判决书,均驳回原告张某要求与被告曹某离婚的诉讼请求。

历经波折,原告张某再次诉讼离婚,最终在2023年9月23日,本院判决原、被告双方离婚,并认定共同房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各享有一半权益。但围绕房屋的具体分割问题,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再次对簿公堂。

工作难做,调解之路坎坷不易】

调解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本案中,原告张某自行市场鉴定,房屋评估价值为21万元,主张被告应当按照生效文书享有一半权益,支付原告房屋分割款10.5万元,而被告曹某则因身体原因(八级伤残)及经济压力(无劳动能力),对于原告主张的高额房屋分割款难以承受,还认为评估价格虚高,庭审中向本院提供了案涉房屋相同小区的地产中介近期交易房屋买卖合同,要求参照他人成交价1200㎡/元计算。双方情绪激动,互不相让,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但是,承办人并没有放弃继续调解其深知对于这对已近暮年的再婚夫妻而言,房产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晚年生活的保障因此,承办人多次深入社区,走访邻居,了解当地房屋实际的成交价格,寻找调解的突破口。终于,2024年8月14日,在一次调解会上,承办人分别对原、被告进行细心疏导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但结果不以为然。面对继续僵持不下的原告张某与被告曹某,承办人试图将调解的方向延伸至双方家庭内部,说服原告张某的女儿和被告曹某的女婿,让他们成为化解矛盾的桥梁。经过法官与双方子女的共同努力,原本剑拔弩张的氛围有所缓和,逐渐让原、被告放下了心中的芥蒂。经过再次协商,一个折中且双赢的方案应运而生:被告曹某一次性支付张某房屋分割款7万元,房屋所有权归曹某所有。这一方案的提出,不仅得到了双方的认可,更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与温度。当日,被告曹某的女婿筹款替被告当场将款项交予张某,承办人脸上洋溢着真挚的笑容,并让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20240816.jpg

此案的成功调解,不仅仅是一份调解协议的达成,更是对司法为民理念的深刻诠释。它让我们看到,在法律的框架内,通过法官的耐心调解与当事人的真诚沟通,即使是再复杂的矛盾也有化解的可能。同时,本院也呼吁广大市民,在面对矛盾纠纷时,能够保持理性与克制,通过合法途径寻求解决之道,共同构建和谐社会。